AC小说网

AC小说网>中国政治发展史历程 > 第二章政治运动(第2页)

第二章政治运动(第2页)

焚书

公元前年,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朝建立。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,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,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。公元前年秦丞相李斯进言,说愚儒“入则心非,出则巷议,夸主以为名,异取以为高,率群下以造谤。”于是,秦始皇为了统一原六国人民的思想,于当年开始销毁除秦记以外的所有六国史书和私藏于民间的《诗》《书》,一直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,史称“焚书”。

坑儒

坑儒这件事是由两个术士的畏罪逃亡引起的。原来,秦始皇十分迷信方术和方术之士,以为他们可以为自己找到神仙真人,求得长生不老之药。他甚至宣称:“吾慕真人,自谓‘真人’,不称‘朕’。”而一些方士,如侯生卢生之徒,也投其所好,极力诳称自己与神相通,可得奇药妙方。但时间一长,他们的许诺和种种奇谈总是毫无效验,骗局即将戳穿。而秦法规定:“不得兼方,不验,辄死。”因此,侯生卢生密谋逃亡,在逃亡之前,《史记》记载的侯生卢生非议始皇的话来看,诸如:“始皇为人……专任狱吏,狱吏得亲幸。博士虽七十人,特备员弗用”,“上乐以刑杀为威”,明显是用儒家口吻批评偏重法家的秦始皇,未可为之求仙药。始皇知道后大怒道:“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,今乃诽谤我,是重吾不德也。诸生在咸阳者,吾使人廉问,或为妖言以乱黔首。”于是下令拷问咸阳400多名书生,欲寻侯生卢生。事后,将相关0名书生全部坑杀。

影响

“焚书坑儒”是秦朝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,也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的一次摧残。

焚书坑儒首先是加强了思想控制,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,使封建社会制度得到确立。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,造就了中国“大一统”格局;其次是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,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知识分子的大摧残,知识的大倒退;最后是嵌制了人民思想,不利于创新和发展,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。

公元前0年,秦始皇病死,胡亥即位。在他的统治下,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更为沉重,刑法愈加苛毒,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。

起义导火线

公元前09年,秦二世下令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,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。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(安徽宿县西南)时,遇上了连绵的阴雨,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。按照秦法规定,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。

押送他们的两个军尉非常凶暴,陈胜和吴广就借机把军尉杀掉,接着对大家说:“各位遇到大雨,都已误期,误期要被处斩。即使不杀我们,而戍守边疆死的也有十之六七。何况壮士不死则已,既然要死,就要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!”他们的话激励了戍卒的斗志,大家推举陈胜为将军,吴广为都尉,提出了“伐无道,诛暴秦”的口号,组成一支农民起义军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。

起义全面爆发

起义军迅速攻下了好几个县城,由于不断有百姓参加,部队发展得很快,当攻占陈县(今河南睢阳)时,已拥有步兵数万,骑兵千余,战车六七百辆,陈胜就自立为王,国号张楚(意为张大楚国),任命吴广为假王,率军向西进攻荥阳(今属河南省),命武臣张耳陈余等北伐赵地,邓宗南征九江郡(治所寿春,即今寿县),周市夺取魏地。在全国范围内,尤其是旧楚国境内,百姓和旧贵族也纷纷起兵反秦。

吴广围攻荥阳不下,陈胜另派周文为将军西向击秦。义军由于缺乏战斗经验,又孤军深入,接连受挫,周文自杀。

陈胜吴广起义最终的结果

随着反秦战争的发展,起义军内部的弱点和矛盾也逐步暴露出来,陈胜变得骄傲,听信谗言,诛杀故人,与起义群众日益疏远,派往各地的将领也不再听从他的节制。围攻荥阳的假王吴广,也与义军将领田臧意见不合,田臧竟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,结果导致这支队伍全军覆灭。章邯既在荥阳获胜,乘胜猛扑陈县,陈胜接战不利,突围逃至城父(今安徽蒙城西北),为叛徒庄贾杀害。此后陈胜的部将吕臣率领的苍头军虽两度收复陈县,处死庄贾,但张楚政权已不复存在。陈胜吴广起义虽不到一年而败亡,但在全国燃起反秦烈火,不久秦王朝的统治就被推翻了。

梁武帝萧衍好佛,先后四次出家为僧。最后一次出家那年的一天晚上,他做了一个梦,梦见北朝的刺史太守都来向南梁王朝投降。这当然只是他日思夜想造成的幻梦。第二天上朝,他就把这件事告诉大臣,说:“我这个人很少做梦,这个梦一定是个好兆头。”过了0多天,恰好西魏的大将侯景派人来说,他跟东魏西魏都有冤仇,决心向南梁投降,还表示愿意把他控制的函谷关以东个州都献给南梁。

侯景本来是东魏丞相高欢手下的一员大将。高欢让他带兵0万,镇守黄河以南。高欢临死的时候,怕侯景靠不住,派人把侯景召回洛阳。侯景听到高欢死了,就不接受东魏的命令,带着人马投降了西魏。西魏丞相宇文泰也不信任侯景,一面接受侯景的献地,一面召侯景到长安去,准备解除他的兵权。侯景不肯上宇文泰的当,又转向南梁投降。

梁武帝接见了侯景派来的使者以后,马上召集大臣商议。大臣们大多认为南梁和北朝多年相安无事,现在接纳了北朝叛将,只怕引起纠纷。但是梁武帝却认为接纳了侯景,可以乘机恢复中原,再想起他做过的一个梦,认为这是佛祖来帮助他了。他就不听大臣的劝阻,接受了侯景的投降,把侯景封为大将军河南王,并且派他的侄儿萧渊明带兵五万去接应侯景。

萧渊明带兵北上,受到东魏的进攻。梁军多年没有打仗,纪律很差,跟东魏一交锋,几乎全军覆没。萧渊明也被俘虏了。东魏又进攻侯景,侯景大败,只剩下八百个人逃到南梁境内的寿阳。东魏派使者到南梁,主张双方重新讲和,说他们愿意把萧渊明送回来。侯景知道这件事,害怕起来,派一个人冒充东魏使者送信到建康,提出用萧渊明交换侯景。梁武帝不知道这是侯景的试探,写了一封信交给使者,说只要把萧渊明放还,就立即把侯景交给东魏。侯景本来不是真心投降南梁,看到梁武帝的信,就决定叛变了。

梁武帝派他的侄儿萧正德在长江南岸布防抵抗。侯景派人诱骗萧正德说,只要他肯做内应,在推翻梁武帝之后,就拥戴他做皇帝。萧正德权迷心窍,秘密派了几十艘大船,帮助侯景的叛军渡过长江,还亲自带领叛军渡过秦淮河。侯景顺利地进入建康,把梁武帝居住的内城台城包围起来。

侯景用尽办法攻台城,台城里的军民坚决抵抗。双方相持了0多天。台城刚被围的时候,城内还有百姓0多万人,兵士万多。到了后来,有的在打仗中死去,有的病死饿死,剩下的不满000人。城里到处是尸体,没人掩埋。大家都盼着南梁各州的诸侯王军队,迟早会来救援。却不知道各地来救援的诸侯王带了0万人马,在建康周围按兵不动。大家都推三阻四,说要等别的救兵来。

侯景自封为大都督,掌握了朝廷大权。他先杀了那个一心想做皇帝的同伙萧正德,又把梁武帝软禁起来,连吃的喝的也给他很少。最后,梁武帝活活饿死在台城里。

梁武帝死后,侯景又先后立了两个梁朝皇帝当傀儡。年,自立为皇帝。侯景到处屠杀掠夺,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,百姓对侯景切齿痛恨。第二年,梁朝大将陈霸先王僧辩率领大军从江陵出发,进攻建康。侯景的叛军立刻土崩瓦解。最后,侯景只带了几十个心腹乘了一只小船狼狈逃走,半路上被他的部下刺杀了。

隋炀帝大业七年(年),东郡法曹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,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。于是,他逃亡瓦岗(今河南滑县东南)聚众起义。同郡的单雄信等人也都前往参加。他们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,以致“资用丰给,附者益众”,起义队伍逐步扩大起来。

大业十二年(年),贵族出身的李密,在参加杨玄感起兵失败后,投奔瓦岗军。李密较有政治眼光,他建议翟让积极发展势力,扩大影响。翟让重视李密的建议,首先攻取了荥阳。

荥阳是中原的战略要地,向东是一片平原,向西是虎牢关。虎牢关以西的巩县有隋的大粮仓洛口仓。取得洛口仓不仅可以得到大量的粮食,而且已逼近东都洛阳。可见,夺取荥阳是瓦岗军发展势力的重要一步。

面临强大的瓦岗军,荥阳太守杨庆无可奈何,隋炀帝特派“号为名将”“威振东夏”的张须陀为荥阳通守,镇压瓦岗军。李密认为张须陀勇而无谋,遂建议翟让与张须陀正面接战,佯败而北走。李密率精兵埋伏在荥阳以北的大海寺附近,张须陀紧跟翟让十余里,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间时,李密伏兵四起,隋军陷入重围。张须陀本来掉以轻心,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强兵,使他措手不及,战败被杀。这次失败,隋军“昼夜号哭,数日不止”。可见,这次瓦岗军的胜利是对隋炀帝政权的沉重打击。

大业十三年(7)二月,瓦岗军攻取洛口仓,并开仓济贫。贫苦农民大量参加起义军。隋朝在洛阳的越王侗(炀帝之孙)派遣虎贲郎将刘长恭率军000人前往镇压。翟让李密预先探知了隋军的动向,作了周密的部署。刘长恭对瓦岗军的情况则一无所知,表面看到瓦岗军的人数不多,遂麻痹大意起来,瓦岗军乘隋军初来乍到,饿饥疲惫之时,大举进攻,隋军大败,死者十之五六,刘长恭仓皇逃回东都。瓦岗军得到大量的辎重器甲,力量壮大,声威大振。

四月,瓦岗军逼近东都城郊,攻破回洛仓(在今河南洛阳东北),致使东都粮食缺乏,陷入困境。九月,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(在今河南浚县东南),开仓济贫,起义军增加了0多万。这时,瓦岗军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,达到了鼎盛时期。瓦岗军还公开宣布了隋炀帝的十大罪状,明确表示要推翻隋炀帝政权了。

正当瓦岗军日益强大的时候,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了。由于李密在屡次作战中所发挥的作用较大,其威望也就越来越高,翟让遂主动把领导权让给了李密。后来,翟让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劝翟让夺回领导权,这样一来,矛盾日益激化,以致最后李密杀了翟让。

瓦岗军内部的分裂,削弱了自己的力量。武德元年(8)六月,宇文化及率江都隋军北上,瓦岗军虽然在对宇文化的作战中取得胜利,但也损失严重。九月,东都隋军乘机发动进攻,瓦岗军全面失败,李密走投无路,于十月奔赴长安,向新建的唐朝投降。

虽然瓦岗军走向失败,但仅有的洛阳隋军残余势力也已面临末日了。

唐玄宗李隆基除掉韦后和太平公主后,革除弊政,励精图治,任用贤能,发展经济,强本固边,使唐王朝继贞观之后又进入一个辉煌的空前繁荣昌盛的时期。史称“开元之治”。可是,唐玄宗在位年久,自以为大功告成,渐渐耽于声色,亲佞人而远君子,委政于权相李林甫杨国忠,政治日益腐化。特别是由于府兵寝坏,边防多事,边将的权利日益膨胀,造成外重内轻之势。最后终于酿成了“安史之乱”。

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,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。安指安禄山(也指安庆绪),史指史思明(也指史朝义),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。“安史之乱”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,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。

安禄山是营州柳城的混血少数民族后裔,性狡黠,善逢迎。开始当过管理边境贸易的小吏“互市郎”,后投在幽州节度使张守硅的门下。因骁勇善战,且善逢迎,而不断受到提拔擢升,平步青云。至天宝十载,安禄山集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于一身,唐北方的三镇重兵8。9万人已尽归安禄山的掌握之中,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三分之一。安禄山于是成为权倾一时的边帅。安禄山几次入朝,看到唐廷承平已久,武备废弛,而自己又重兵在握,因而逐步心怀异志,并秘密进行了长期的准备。为了掩饰自己的叛乱阴谋,他装痴卖傻,勾结李林甫对唐玄宗百般献媚,邀功固宠。又以御边为名,在范阳北筑雄武城,贮聚兵器。蓄养战马,并暗中聚敛财物,私制官服鱼袋,选8000名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北方民族骁勇善战的壮士为“曳落河”,积极操兵备战。在组织上,他网罗党羽,逐步形成了一个以高尚等为心腹,以史思明等异族将领为骨干的反唐集团。杨国忠屡次说安禄山要造反,但玄宗却深受蒙骗,执迷不悟。为了进一步笼络安禄山以防其造反,他甚至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政策,不断地为安禄山加官晋爵,并将荣庆公主许配给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。天宝十四年六月,玄宗为安庆宗完婚,手诏安禄山进京观礼,安禄山称病未来。七月,安禄山表请献良马000匹,每匹由名马夫押送,另派番将人看送。玄宗这才稍有疑心,下诏让安禄山把送马之事推到冬日,并请他来京,声言在华清宫为他建了一个专用温泉池,禄山又拒不奉召。至此,安禄山反相已经毕露,于是在天宝十四载(7年)十一月初九,诈称奉玄宗密旨率军入朝讨伐杨国忠,在范阳起兵造反。

安史之乱经历了8年的时间才得以平定。唐平安史之乱中,由于轻弃潼关急于取两京而不先攻范阳断安军归路,收复两京后,又未及时追歼安军等几次战略失策,致战事旷日持久。战乱使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,唐王朝从此由盛而衰。战后,唐廷被迫授安史旧将为节度使,渐开部分藩镇割据局面。

唐玄宗在位(77年)时期,为了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,大力扩充防戍军镇,设立节度使,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,一共设立了9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。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,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,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而发动叛乱的。安史之乱被平定后,安禄山史思明等叛军余部还保持相当大的势力,昏庸懦弱的唐代宗为了求得苟安,“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”。在平叛的过程中,唐朝对内地掌兵的刺史也多授予节度使的称号。在这种情况下,安史之乱以后,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并长期存在。藩镇割据是唐朝后期政局的一个主要特征。

为了刺探各自的情报,唐朝中央和地方藩镇之间常常招揽幕僚互派谍报人员。各个藩镇尤其重视派出谍报人员留驻唐朝中央,探听中央的各方面消息,特别是中央对藩镇的态度采取的措施,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。

在唐朝后期的藩镇中,势力最大为患最烈的是成德魏博和卢龙三镇,时称“河朔三镇”。成德镇的割据,始于7年李宝臣的称雄;魏博镇(今河北大名),自7年田承嗣开始割据;卢龙镇(今河北遵化),自7年李怀仙开始割据。三镇在军事上各自拥兵自重,虽然表面上尊奉朝廷,但实际上保持独立,经济上赋税不入中央;政治上,法令官爵都自成一体,节度使的职位也往往父死子继,或由部下拥立,唐中央只能加以承认,不能更改。除河朔三镇以外,重要的藩镇还有淄青镇(今山东益都)淮西镇(今河南汝南)沧景镇(今河北沧州)等等。它们也多仿效河朔三镇,专横跋扈,割据称雄。

中央和藩镇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,总体上中央占劣势,在谍报战中地方占有先机。

各藩镇为了维持自身的独立状态拥兵自重,不断加强对境内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盘剥。许多节度使为了维护统治,一方面拼命扩充军队,另一方面挑选精勇组成亲信“牙兵”。牙兵多“父子相袭,亲党胶固”,有着共同一致的利益。节度使非常优待牙兵,供给丰厚,往往能得到他们的死命效力,但这也使牙兵十分骄横,只要节度使对他们稍不如意,他们就或杀或逐,另立新主,遂形成了“变易主帅,如同儿戏”的局面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欢天喜地棺材铺  李东林娜  孤岛历险记  跨越山河去找你  谁让你不认真创世!  风铃相思  乱世书徒  窃香火者神  白日放歌少年游  白龙物语  辞金阙  逐渐消逝的爱意  从升级庇护所开始拯救全人类  小虫成精  这个衙门有点凶  天地之上  我的柴犬宝宝  农门宝妻有点田  重生后我被摄政王扒了千层马甲  归星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